站內檢索
袁宏道的修行路
緬懷星雲大師的價值和意義
星雲大師是世界著名的佛教領袖,幾十年來為佛教發展做出了空前偉大的貢獻。我們今天緬懷星雲大師的功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意義。總體而言,有四個方面...
慧心傳道覺有情(節選)
禪僧的開悟詩
風本來是不存在的,看不見、摸不著,因為松與竹在搖動的時候,才知道風的存在。道本來也是不可見的,就好像風,因為松、竹的搖動,才知道有風的存在,就好像我的悟道,是因為有摩尼珠的公案,所以我才悟到的。
道氣充滿
《華嚴經入門》第六講:無盡光
《華嚴經》的第二幕以「普光法堂」為舞台,此法堂與前一幕的舞台「寂滅道場」之間有何關係,經典並未說明,第二幕開場之際,佛陀就已落坐於「普光法堂」的蓮花藏說法座之上。「普光法堂」究竟位於何處,對後世的研究者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疑問。眾說紛紜中,中國唐代的法藏所記載的傳說最有意思。根據他的說法,「普光法堂」位於阿恃多伐底河畔,在釋尊正覺的地點,即《華嚴經》「寂滅道場」的東南方三里之處,由龍王們所建造。從這個傳說來推測,「普光法堂」的原型,或許是菩提伽耶附近的河岸上曾經存在過的建築。無論如何,《華嚴經》的編纂.製作者們將「普光法堂」設定為覺悟的佛陀最初開示教法的場所,暗示佛陀從正覺座上起身,展開教化度眾活動的安排,確實非常巧妙。
《華嚴經入門》第十講:多種教法
之前我們曾經談到,《華嚴經》這部大型宗教歌劇第六幕第一場的第二十二品即〈十地品〉,該品中非常巧妙地梳理了菩薩的修行進階過程,由此不難理解何以《十地經》能夠作為獨立經典在印度輾轉流傳的原因。《華嚴經》的編纂‧ 製作者把此品中的教說,定位為菩薩最高階層的修行境地,編列在〈十回向品〉的後面。他們認為所謂的菩薩,在精通回向這一重要的利他修行以後,才能深入真正的自利世界,然後成就佛道。這種見解相當精闢。
《華嚴經入門》第八講:逐漸深邃的境界
舞台進一步深入展開,佛「不離道樹及帝釋宮」,升到夜摩天,在夜摩天王的迎接下,落座寶莊嚴殿。這是第四幕「夜摩天宮會」第一場〈佛升夜摩天宮自在品〉。此場面和先前的「忉利天宮會」開篇方式一樣,由天王出面說明此處為過去諸佛聚眾之地,讚歎此地最為吉祥。
《星雲大師全集》自序
這是一部非常複雜的《全集》,因為在我個人成長的九十年歲月中,於時間上,經歷了北伐時期、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以至抗戰、內戰、兩岸對峙等時期;於地理上,我走遍世界五大洲,幾乎平均每年環繞地球一、二次;於人事上,上至國王大臣,下至販夫走卒,我一概平等對待,視為朋友。尤其在我一生的時光之中,於佛教裡,凡事不推諉,舉凡弘法建寺、安僧辦道、創辦學校、成立協會、養老育幼、救濟孤苦、社會服務等,皆盡力而為。也因此,成就了我多元的人生。
星雲大師的初心與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