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看佛光山比丘尼寫佛教史
中國有一句俗諺:「江山代有才人出。」確實是不錯。自古以來,每一個時代裡,男性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不說,就是女性的人才,也不是只有「四大美人」而已。歷史上,像文才相當的蔡文姬、班昭、李清照;甚至在國家民族上,趙太后、武則天、上官婉兒、王昭君、文成公主、梁紅玉,甚至近現代的秋瑾、呂碧城、楊開慧、吳健雄、屠呦呦等,這許多女性,對國家的發展、外交的往來,在政治上、藝文上、科學上、醫學上,都成為中華歷史上重要的人物。
哀悼星雲大師並憶伯父
讀星雲大師〈我心中充滿感謝〉
從礦石中淬煉的翡翠 ——讀星雲大師九五華誕感懷
人間佛教智慧寶典傳播中華文化——《星雲大師全集》簡體中文出版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觀察思考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歷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63 年至2008 年,星雲大師八次印度朝聖之旅,逐漸堅定了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決心,而大師及其徒眾對回傳途徑和方式的探索亦初見成效,由此形成初步的回傳方案。第二個階段以2008 年德里文教中心的成立為標誌,人間佛教回傳印度,進入建寺辦學、慈善義診、文化交流,以及協調在全印度的弘法之深耕階段,人間佛教的本土化於此展開。
光明模式——人間佛教在大學教育中的應用
星雲大師所著《釋迦牟尼佛傳》自問世以來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感動了無數讀者。2007 年,一群菲律賓宿霧的青年天主教徒把它改編成音樂劇《悉達多太子》搬上了舞台,華麗精緻的戲服、媲美百老匯音樂劇的優美唱腔、載歌載舞的精采表演,以及以現代人的角度來詮釋佛陀一生故事等元素,讓這齣音樂劇走出國門,十幾年之內遠赴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展開世界巡演,並獲得「佛教界的歌劇魅影」、「菲律賓藝術界的奇蹟」之稱。星雲大師以音樂劇的因緣,深刻感受到菲律賓人在音樂、舞蹈、戲劇等表演藝術方面的天分,於是一所「結合佛教與藝術」的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於2014年誕生了。
人間佛教與儒家思想——以太虛大師和星雲大師為中心
人間佛教是當今中國佛教發展中最為顯著的潮流。而人間佛教之所以能夠形成、能夠有大發展,固然是由於人間佛教的提倡者發掘和彰顯了佛教經典中過去往往被忽視的人間性內容,強調這些內容是佛教的精髓,是應當奉行的,即所謂的「契理」;但更重要的是,人間佛教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堅持佛教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必須對傳統佛教思想進行創新轉化,並努力付諸實踐,即所謂「契機」。而要達成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廣泛吸收佛教之外的宗教思想或哲學學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採取會通佛儒的方法,吸收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底色和主要內容的儒家思想。本文的重心即在於以太虛大師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為主,闡述人間佛教在形成、發展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關聯。
《地藏經》中的地獄管理法
佛教將宇宙眾生分為十法界,所謂「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前四者稱為四聖,後六者稱為六凡。精進修學善法得以成聖成佛;若是剛強罪惡眾生,屢屢造罪,只有下墮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受苦受報了。
從「善巧」到「靈巧」——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思想中的「靈巧人」形象
為徹底落實人間佛教即世而修之理念,在大乘佛教菩薩行「善巧方便」法門的基礎上,星雲大師創造性地將日常語義世界中的「靈巧」一詞與「靈活」語合重構,賦予「靈巧」以新義,以此給出作為菩薩行者的「靈巧人」形象。「靈巧人」以「善於讚美」、「藉助藝文」以及「巧用時間」等「靈巧」之法,最大程度地協調了人際關係,接引了信眾,開發了生命潛能,從而將人間佛教菩薩行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