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星雲大師,共599筆結果:
永不褪色的回憶—檳州大會堂「星雲大師佛學講座」
/periodicals/4942a6c8-9cd0-11ef-be7a-c9de5a43d6bf/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來自星雲大師追思音樂會的心聲
/periodicals/6c9e8290-fa5b-11ef-abdb-c9de5a43d6bf/
且行且珍惜,長思長相憶—紀念星雲大師
/periodicals/52ba8e3e-c2cf-11ed-9508-c9de5a43d6bf/
回到「生活世界」的人間佛教——以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為中心
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世界中建設「人間淨土」,重構人間佛教的「生活世界」,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星雲大師提出「行佛」的思想,旨在提升佛教徒的信仰層次,實現「信仰生活化」、「生活佛法化」。行佛的目標是成佛,所謂佛即覺者,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層義蘊。星雲大師「行佛」思想強調主體心性的高度自覺,行佛就是「心行」;認為行佛就是悲智雙運的菩薩道,宣導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三好」、「四給」、「五和」。行佛所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佛法的中道生活,回歸人間佛陀的生活世界。作為人間佛教思想實踐論的核心內容,「行佛」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佛法,體現了「佛教信仰的真義」,是「人間佛教的神聖真理」。
/periodicals/5ef1371a-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從世俗到淨土——星雲大師《維摩經》詮釋理路探究
1991至1994年間,星雲大師先後四次舉辦《維摩經》專題講座,足見大師本人對此經典極其重視。四次講座中,前兩次均為期五天,每天的宣講主題也均一致,分別為(一)維摩詰其人及不可思議之境界;(二)菩薩的病與聖者的心;(三)天女散花與香積佛飯;(四)不二法門的座談會;(五)人間淨土的內容。
/periodicals/1a787d7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行走於世間的頭陀―略說星雲大師之佛教史地位
/periodicals/cca75af7-b0f5-11ee-90d2-c9de5a43d6bf/
處世無畏 和平共存
/periodicals/976aef9c-6412-11ed-bc72-c9de5a43d6bf/
我的壽命在哪裡?─祈願垂慈長住世,法輪常轉壽無疆
/periodicals/7030e252-332d-11ed-aaec-c9de5a43d6bf/
教宗盛讚星雲大師 與佛教共祈世界和平
/periodicals/a9173cbd-ef14-11ed-8eb3-c9de5a43d6bf/
星雲大師的公益創新,為了化世與益人──正是「平安幸福照五洲」的寫照
/periodicals/01be5dbc-fa52-11ef-abdb-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