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海線,共13筆結果: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四章──海上傳播的佛教衍變
/periodicals/d1a414c0-10c0-11ed-ae6c-c9de5a43d6bf/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二章 ——佛教的起源和傳播
佛教的歷史可追溯至其創始人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穿梭於恆河流域的苦行僧,透過教化,吸引了 大批追隨者。其所屬時期,同時也是恆河流域歷史上,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此處有一大片「雨林」覆蓋,其中一隅的三角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紅樹林。恆河及其支流的沿岸,是印度次大陸「第二次城市化」的聚落代表區,根據考古遺蹟顯示,印度地區的「第一次城市化」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發生於印度河沿岸;「第二次城市化」則於公元前六世紀達到鼎盛期,城鎮遍布恆河盆地。人口中心區域之間的活躍貿易,奠定了當時經濟發展的基礎。
/periodicals/5ac02d31-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第五章─結語
隨著現當代對亞洲地域政治和歷史觀點的改變,有關佛教從印度海岸向南中國海東傳的研究也隨之轉向──研究重點不再放在有著穩定邊境及中央集權型態的「帝國」上。過去古老「王國」主導三大流域和東南亞沿岸島嶼的敘述受到了挑戰,我們對緬甸的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泰國的湄南河流域(Chao Phraya basin)、越南的湄公河三角洲(Mekong Delta)、柬埔寨,或是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半島、島嶼等區域過往治理方式的理解,產生重大的改變。
/periodicals/ad20372f-0a34-11ed-a13c-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