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文教,共32筆結果: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八——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一: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上)
1894年甲午戰敗,清廷割讓台灣,翌年,日本佛教各宗或隨軍或從扶桑四島遣僧來台,為了宣傳教法,紛紛發行刊物,如1896年11 月,佐佐木發起組織的「臺灣佛教會」發行《教報》第一號。《教報》第一號中的〈臺灣佛教調查〉一文撰稿者,被認為是出自佐佐木之手,對曹洞宗決定來台開教傳道影響甚巨。之後,日本佛教宗派較早創辦的期刊有臨濟宗的《真如》,臨濟宗滹山大悲閣的《真佛教》、日蓮宗的《放光》、淨土宗《信友》雜誌發刊等。4當然這些雜誌主要發行的對象還是自宗信徒為主。
/periodicals/5e9904f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共好的社會——與偏鄉共生,培養好苗子
/periodicals/3fc0993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一筆字到病後字——看見慈悲的力量
/periodicals/39756bc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逼視死亡與渴求生命─談橫光利一 〈春天乘著馬車來〉與〈花園的思考〉
/periodicals/afc3df8f-ddc1-11ee-88bc-c9de5a43d6bf/
〈台灣佛教新史〉之十九——殖民時期佛教文教事業之二: 日本佛教各宗派在台所辦期刊(下)
1915 年爆發了與民間宗教有關的「西來庵事件」,日本統治者驚覺此一事件與宗教信仰不可分,謂曰:「對於本島人之本島固有之宗教,在宗教信念的深厚,實出意料之外,不僅關乎社會福利公安甚大,往往奸黠之徒乘之利用其迷信,是否是統治上不能忽視的呢?故體認此調查時勢,說明適當的措施是必要的。」1 這是台灣宗教調查政策的緣起,其中,總督府社寺課課長丸井圭治郎在1919年3 月完成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最為人所熟悉。
/periodicals/5aa922b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如果不是因為熱愛, 你不可能把它做到極致
/periodicals/37461677-7fa7-11ee-83ab-c9de5a43d6bf/
不忘初心
/periodicals/68184e2c-8031-11ee-97f0-c9de5a43d6bf/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來自星雲大師追思音樂會的心聲
/periodicals/6c9e8290-fa5b-11ef-abdb-c9de5a43d6bf/
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觀察思考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歷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63 年至2008 年,星雲大師八次印度朝聖之旅,逐漸堅定了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的決心,而大師及其徒眾對回傳途徑和方式的探索亦初見成效,由此形成初步的回傳方案。第二個階段以2008 年德里文教中心的成立為標誌,人間佛教回傳印度,進入建寺辦學、慈善義診、文化交流,以及協調在全印度的弘法之深耕階段,人間佛教的本土化於此展開。
/periodicals/1d6def0f-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