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生活唯識》第六講:「生命體時代」的到來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產業革命開啓了物質文明、即科學文明的時代。為了糾正以前過分崇尚物質的行為,近年來,人們開始重視心靈的健康,讚美、歌頌「心的時代」。在這樣的潮流下,宣揚或學習唯識思想的人也愈來愈多,因此我也在努力宣說唯識思想。 最近愈發感受到「生命體時代」一定會到來。什麽是「生命體」呢?「生命體時代」到底又是什麽樣的時代?我們來探討一下。
論宋代文藝思想與佛教
佛教在宋代,對當時各個領域的學術、文化思想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世界思想史發展的事實證明,一種宗教、哲學思想影響到其他領域,通常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甚至要經過數百年的時間。佛教作為一種外來文化,雖然東漢時期即已傳入中國,在隋唐時期,以宗派佛教為代表的中國化佛教理論的建構基本完成,但是,宋代之前,尚沒有哪個朝代的文學理論如此廣泛而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而且實現了融會貫通。
當代佛教哲學思想的建構性反思——評程恭讓 教授新著《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
所謂佛教哲學,可理解為是對佛教理論與實踐在展開過程中產生的思想理念所作的分析、歸納與總結,其本質乃是以佛教智慧學為基礎。在佛教東傳中土的歷史長河中,源自古印度的佛教經典在中國總體上都有漢譯,且中國佛教各宗歷代祖師亦對佛學義理多有闡發,這些都為中國佛教哲學思想建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亦正是得益於此,歷史上的中國佛教在哲學思想建構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之成就。
星雲大師的實修觀念與禪宗思想史脈絡——從早期禪宗與《楞伽經》的象徵性意涵談起
本文將星雲大師的思想放在禪宗思想史的脈絡中探討,可以歸結出當代的禪思想延續早期禪宗思想之處。論文從禪宗初期的實修觀念出發,首先釐清中國大乘初期發展時期《楞伽經》的角色,和實修的觀念的內涵,對早期的禪師,尤其是菩提達摩而言非常重要的《楞伽經》,和實修是什麼樣的象徵性關聯性。其後歸結,星雲大師的實修觀念符合早期禪宗傳統,而加以創新,本文分四點討論他的實修觀:1. 與《楞伽經》的關係。2. 與菩薩道的關係。3. 實踐之禪。4. 與三學的關係。
星雲大師佛光淨土的思想內涵與實現路徑
星雲大師多年來弘法利生,明言「人間佛教旨在建設人間淨土」,顯示「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終極目標。然而,一處世界可分「五蘊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必須三種世間悉皆清淨,才是完整意義上的佛國淨土。人間佛教志在「建設人間淨土」,總歸來說,即是著重淨化娑婆世界一切「心法」與「色法」。因此,星雲大師指出,人間佛教教法包含「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其實分別對應「色法」的「物質/環境」與「心法」的「心靈/思想」,當大眾依佛法行持,逐步淨化娑婆世界一切法,即是人間淨土之成立。
星雲大師《佛法真義》書評
非常感謝妙凡法師邀請我撰寫一篇關於星雲大師最近出版的著作《佛法真義》的書評。接到這個任務我感覺到非常欣喜,因為這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可以重溫星雲大師的有關著作和思想。在這篇簡短的書評裡,我會扼要地對本書的主要思想做一個介紹和評述。本書第1版在2018年9月初出版,我拿到的是2019年2月的第3版。星雲大師的著作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已經三次印刷,可見非常受歡迎。
星雲大師「行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
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與運動,是在既有的「佛行」(十八不共法)含攝了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行」,乃至將人間佛教極力推廣的「三好」、「四給」等佛教新運動視為「行佛」理念的外延與開展。為釐清星雲大師「行佛」的思想根據與推行目標,本文聚焦於其「行佛」、「行佛所行」的論述語境,探討三面向:一、考察「行佛」與佛經中「行佛行」、「行佛所行」的思想連繫,揭示星雲大師「行佛」主要看重「菩薩行」的「覺他」。二、考察星雲大師「行佛」理念是以「我是佛」的佛性思想為依據,須在「自覺」與「行佛」中印證「我是佛」。三、剖析星雲大師倡導「行佛」的現實因素及其對佛教徒、佛光會員的正向作用。要言之,星雲大師的「行佛」理念,根源於「我是佛」的佛性思想,內容則融和了直下承擔、用於生活的禪修精神與自覺覺他的菩薩願行,期許在現實生活中,修正部分佛教徒的修持盲點,提升佛教信仰層次,進而彰顯人間佛教菩薩道的積極形象與普濟性格。
星雲大師「行佛」思想研究
「行佛」論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修行觀的重要核心觀點。「行佛」強調行佛所行、實行佛事,揭櫫了實踐、入世、自覺、普濟的人間佛教要義,折射了星雲大師思想的整體傾向和當代人間佛教的精神主旨,是當代人間佛教運動中關於修行和解脫理論的重要表述。從整個佛教思想史來看,「行佛」思想是循著佛教中國化、禪宗生活化以及佛教人間化的內在線索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對傳統佛教修行觀的發展和創新。在現代性語境中,如何實現神聖與世俗的平衡和融合,如何推進傳統宗教在修行實踐上與現代世界更為緊密的契合,星雲大師的「行佛」論提供了典範性的解決方案。
再現佛法真義,回歸佛陀本懷——讀星雲大師新著《佛法真義》
人間佛教就是真正的佛教。它不僅僅是一個佛教界提出的口號,也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主張,它是佛教形成以來就擁有的弘法利生的實踐方式,也是一種新型的思想體系與信仰結構。 真正的佛教就是人間佛教。因為人間佛教把出家和在家、出世和入世、寺院和家庭、山林與都市、男眾與女眾等等一切都融合、完整、圓滿了。為此,能夠體現這種圓滿、完整與融合的實踐體系的思想與信仰,就是最能有利於當代人間社會的佛法真義。
巨贊法師佛教改革思想初探
誠如黃心川先生所言:「巨贊法師是改革浪潮的浪尖兒太虛路線的繼承者,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過程中為了佛教的復興和改革,殫精竭慮,勇猛直前,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奉獻了一生。」、「巨贊法師是一位解行相應的佛教改革家,他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佛教的改革和復興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