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給,共108筆結果:
「唯識」的生活方式
唯識思想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第二期時所產生的,由無著、世親兄弟二大論師集其大成。作為小說《西遊記》的主角而聞名的玄奘三藏,歷經17年艱辛的旅程,才將唯識思想傳到中國。以唯識思想為基礎而有法相宗此一宗派的成立。但是我最近強調:唯識思想不僅僅只是法相宗此一宗派的教理,它確實是佛教的根本思想。進入二十一世紀,此重要思想給了我們一些啟發。
/periodicals/1c7696a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我與星雲大師的因緣
星雲大師從童年出家到今年圓寂,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佛教,創建了龐大的佛教事業,橫跨五大洲,並且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所佛教大學,可以說,大師創造了人間奇蹟。大師的這種動力與魄力是哪裡來的?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爲,大師的動力與魄力是來自他的宏大的願力。
/periodicals/718f5239-520b-11ee-b190-c9de5a43d6bf/
「給」就是「得」 ─讀《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有感
/periodicals/ff39b6a4-0e66-11ef-b31a-c9de5a43d6bf/
《維摩詰經》的社會管理學
佛經中最具代表的居士大德,就屬《維摩詰經》的維摩居士了。他住在印度的毗耶離大城,是一位政商關係很好的大企業家。老維摩為人幽默風趣,長於口才,善於方便說法,在語默動靜之中,就自然的將佛法帶給大家;他正直、勇敢,樂善好施,歡喜幫助貧民百姓,關懷弱勢團體;他不求回報,不自私、不貪求,只想給人一些幫助,因此,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與喜愛,尊稱他為「大士」、「菩薩」。老維摩對於人世間的人情管理、人事管理,很有這種專長,也樂意幫助他人怎麼來處理面對,現在就把維摩居士對於社會管理的善巧方便,為人的一些趣聞,介紹給大家認識,這一位佛陀時代的居士菩薩。
/periodicals/8521f0c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歸零,遇見真實
/periodicals/27a5714b-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晚秋絮語——寫給晚年的自己
/periodicals/6dafef42-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給耳順的我
/periodicals/7e8886e4-072e-11ed-ba2d-c9de5a43d6bf/
沉默
適時地保持沉默,常使談話留下不盡的餘味。沉默像一個虛字,留給人一絲冥想的空間,而避免了無聊的談話,使對談溶入了真實的心情。沉默留下了可疑的空間,一則耐人尋味的奧祕。
/periodicals/91e526f5-072d-11ed-ba2d-c9de5a43d6b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