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闡述佛教如何在社會與政治中發揮作用。他解釋星雲大師主張的「問政不干治」原則,強調佛教徒應關懷社會議題,並非迴避政治,而是以智慧和慈悲的方式積極參與,推動社會和諧與和平。妙光法師舉例提到,星雲大師創辦《人間福報》,透過媒體傳播真善美的力量,影響社會風氣。他進一步借鑑佛教歷史,引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多次指導統治者如何以慈悲心治理國家,這種以慈悲為基礎的政治參與方式,旨在超越個人利益,關懷所有眾生,從而減少衝突與對立。另也提到佛教史上著名的阿育王,說明這位統治者在接受佛教後,選擇放棄暴力,轉而以慈悲的方式治國,成為仁政的典範。 在進入提問環節前,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專員知悅法師透過一則道場大寮.....
「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 圓桌論壇登場
及生活應用上。」也感謝陳劍鍠教授精心安排此次圓桌論壇。 鄺美雲期待論壇的討論把人間佛教的要義推至極致,令人感受到人間佛教的真善美,實踐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帶給世人同體共生的美好生活。遠道而來參加討論的人間福報社長金蜀卿表示,從媒體的角度參與討論,肯定深入的探討會帶出美好的成果,讓社會民眾面對生活挑戰有可行的方法。論壇討論緊接開幕禮展開,第二天(4月17日)的討論將移師香港佛光道場舉行。 圖說: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鄺美雲表示,在大師的領導和法師們推動下,香港協會發揮集體作的精神。 人間社記者黃慧莊、葉偉炳攝 圖說: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期待專家學者於交流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 宜興大覺寺登場
,小時候覺得自己要用功,就用廢紙編寫《我的園地》,題材有詩歌、論議、散文;後來辦雜誌要提供稿件,就寫了《玉琳國師》、《無聲息的歌唱》;而為了供應4家電台每天的廣播,通宵不睡寫出《釋迦牟尼佛傳》;創辦《人間福報》後,帶頭寫稿從「迷悟之間」、「人間萬事」、「星雲法語」一直到「星雲禪話」,至今十多年了,沒拖過一天稿子。一生沒有拿過薪水、稿費,認為「忙就是營養」。 大師從信仰的角度談及,人間佛教給予大家身心安定、淨化。入佛門的第一要件就是皈依三寶;第二則是受持五戒,五戒即法制,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就是自由平等。再者因為看到佛教衰微,所以積極倡導人間佛教,從山林走向社會、從寺院走到家庭、從出家走到在家、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