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人間佛教座談會 學者雲集 開展研究新視野
的思想性、制度性和時代性,是中國佛教組織管理制度現代化和國際化最成功的範例。 第五場座談集中探討禪與心的問題,有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教授廖肇亨的〈近世東亞文化交流與禪宗〉、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的〈淨‧靜‧境‧竟──禪修之道探討〉、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的〈人間佛教的管理心法〉、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教授李玉珍的〈重訪聖地復興佛教──星雲大師與印度〉。 第一場座談呈現人間佛教和其他學科的對話。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賴品超以中英文在Google搜尋佛教、和解、Buddhism、Reconciliation等關鍵字,比較佛教與天主教、基督宗教的寬恕與和解,發現宗教對話的.....
首屆人間佛教翻譯論壇 科技建構現代譯場
達到翻譯計畫在佛典翻譯、名相和學術用語的整體性,並透過網路平台的運用,建構起超越時間、地域的現代譯經場。 12日在麻竹園法輪堂舉辦開幕式,《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表示,透過論壇探索佛光山在21世紀所扮演的角色,並跨越語言的隔閡,從英文延伸至其他語言。期許從星雲大師給予的「語言現代化、科技弘法、修持現代化、寺院學校化」四個方向努力。 人間佛教學術論文全球翻譯計畫總召集人、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覺瑋法師則說,佛教的發展乍看之下很興盛,然而從世界觀來看仍然很渺小,大家的使命就是讓法輪常轉。並叮嚀大家筆記型電腦不離身,隨時實作,「因為這是一場理論與實踐並進的.....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人間通訊社 人間佛教研究院成立 西方弘法里程碑 【人間社記者 真裕、常樂 洛杉磯報導】 西來大學「星雲大師銅像」暨「人間佛教研究院」揭幕典禮10月18日於校園廣場舉行。校長張錫峰、佛光山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Dr. Jane Iwamura,和柏克萊大學榮譽教授蘭卡斯特博士(Dr. Lewis Lancaster)共同剪綵。逾百位法師、教授、學生和佛光人見證歷史時刻。 星雲大師銅像以青銅鑄造,高2.3公尺,基座1.5公尺,由郭玄昌和羅曉靜設計。張錫峰向各位來賓闡述此次典禮對於西來大學的重大歷史意義: 1991年,星雲大師秉持「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創立西來大學,搭起中西佛教的橋.....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教授之邀,講述「慈悲與包容:社會動盪與政治兩極化的出路」。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講座 探討慈悲與包容面向社會的力量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致贈星雲大師的《心經》墨寶卷軸予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 【人間社 李苑嫣 賓州費城報導】 2024年10月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應美國天普大學人文.....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暨「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總召集人妙光法師、華美公司資深董事長暨麻省理工學院校友趙元修、天普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宗教系副教授馬德偉進行英文論壇,主題為「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由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趙氏廷箴懷芳東亞文明講座教授鄧津華主持。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人間社 李苑嫣 波士頓報導】2024-10-08 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合.....
佛教解經學與人間佛教教義體系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辦
間佛教教義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為佛教研究帶來新的視角和洞見。 研討會第一天上午開幕式由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主持,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李四龍教授和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辭。陳劍鍠教授在開幕中指出,推動「佛教解經學」不僅是學者的研究任務,更是為大眾樹立「正知正見」的學術責任。目前人間佛教的解經是「現在進行式」,探討空間很大,期望今後能多舉辦佛教解經學學術活動。另外,近百年推動的人間佛教,目前正是須要析理其教義體系的時刻,因而,在佛教解經學的視域裡,可進一步建構人間佛教的教義體系。 李四龍教授強調把握佛教的現代化與知識化,說明發展「佛教解經學」的歷史意義。他指.....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美國萊斯大學佛學講座 慈悲是內在平靜與人際和諧的基石 【人間社 李苑嫣 休士頓報導】 2024年9月27日,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在美國萊斯大學圖書館講演,主題為「A Buddhist Path to Inner Peace and Harmony」(中譯:通往內在平靜與和諧的佛教修行之道)。首次進入萊斯校園舉辦英文佛學講座,吸引近百人前來聆聽,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趙元修、趙辜懷箴、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休士頓中美寺當家覺法法師與會。妙光法師探討慈悲的意涵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如何在現實生活中以慈悲為力量,幫助自己.....
人間佛教青年學術研討會 探討人間佛教當代走向
所所長李利安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張文良、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李四龍、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雪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夏德美參加與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及海內外30餘位碩博研究生與線上100多位聽眾出席與會。 張文良分享人間佛教研究的方法論,從樹立學術志向、人間佛教的問題意識和人間佛教研究方法論三面向展開。他認為學術研究要樹立堅定的學術志向,哪怕暫時遇到困難,也要不忘初心。其次要在學習中培養問題意識,以「小題大作」為原則,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鼓勵同學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找靈感。最後強調在佛教學術研究中,不但要認識佛教的真理與神聖,也要有客觀的學.....
達拉斯講堂人間佛教論壇 「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斯講堂開辦一場主題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論壇,此外也應青年團之邀,舉行一場英文座談會。論壇及座談吸引近100位信眾和30位青年參與。 由台灣遠道而來的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副院長妙光法師及知悅、知桐法師等一行人,雖然一路舟車勞頓、講座不斷,但論及佛法時,仍精神奕奕、侃侃而談。論壇由休斯頓檀講師趙辜懷箴主持,邀請妙凡法師、妙光法師及檀講師趙元修居士與談。 整場論壇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四個子題進行。妙凡法師首先闡明意義,接著由主持人提問,妙光法師及趙居士說明回答。妙凡法師強調佛法的教義不僅是經典中的教導,更是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實踐工具.....
探討「佛陀本懷」 四川大學舉辦人間佛教與當代社會座談
與當代社會座談會10月28日首次於大陸四川大學科華苑賓館召開。本次座談會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與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國家社科基金會重大項目「中國寺觀文化史」課題組聯合主辦,召集大陸巴蜀地區30位學者、法師、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計有學界與教界50人共同探討人間佛教及其在當代社會的發展。 座談會開幕式貴賓有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楊伯明、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段玉明教授、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凡法師致詞。楊伯明副主任表示,歷代以來從太虛大師高擎義舉人間佛教旗幟,接著星雲大師及趙樸初都是朝這個方向發展,人間佛教已經是當代佛教的發展趨勢,也是現在佛教界必須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