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關鍵字慈悲觀,共2筆結果:
內心和平與和諧之道 解鎖佛教慈悲與智慧
wis Lancaster)在其新書中指出「慈悲 - Compassion」一詞源自拉丁文,意思是「共同承受痛苦」。並以《妙法蓮華經》中「火焰化紅蓮」與觀世音菩薩的「倒駕慈航」為例,闡述了佛教中深邃的慈悲觀念。 妙光法師進一步引導大眾思考如何在生活,通過慈悲修持獲得內心的平靜。提出回歸佛陀的教法,修持「四攝法」中的「布施」、「愛語」、「利行」與「同事」,是應對生活困難的法寶,並指出:「人間佛教的核心在於實踐佛陀所行,為眾生服務。」 他還提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就是一位真正的人間菩薩,即便在90高齡中風後,仍以堅強的意志每天書寫病後字,為貧苦學子籌募教育經費。他超越了身體的病痛,始終心繫眾生.....
/news-event/news/TSNews-000344/
趙氏廷箴懷芳佛學講座系列英文論壇 談佛教待人與待己的慈悲
結合運用慈悲與智慧。他強調,單獨的慈悲可能會導致縱容,因此必須與智慧結合,舉例西湖公司在疫情期間面臨的挑戰,分享如何在艱難時期中,保持企業對員工的慈悲和關懷,從而實現人性化管理。 關於如何在教育中傳授慈悲觀念,馬德偉分享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表示禪修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及情緒管理。他鼓勵與會者從對自己實踐慈悲開始,逐步擴展到對他人及社會的慈悲實踐。 論壇中聽眾踴躍提問,其中有人問到在當前兩極分化的世界中,應如何培養慈悲心。與談者一致認為,雖然「慈悲」在政治和社會中往往被忽視,但它卻是促進社會和諧與幸福的關鍵。慈悲並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透過道德修養與自律來培養。亦分享一所舊金山高中,.....
/news-event/news/TSNews-00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