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體證人間佛教 佛光山徒眾論文發表
2014/06/12
人間通訊社

【人間社記者 知淳 大樹報導】

為鼓勵佛光山徒眾將研究與實踐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佛光山教團的歷史和未來,以及人間佛教對社會發展的實踐價值等的感悟付諸於文字,為人間佛教發展的歷史留下見證。佛光山教育院、人間佛教研究院於6月9至10日在佛光山雲居樓6樓舉行「佛光山研究‧2014徒眾論文發表會」,由佛光山傳燈會、佛光山叢林學院承辦。

此次共有23篇論文通過初審,參與發表,禮請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程恭讓、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一標,以及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講評。參與者尚有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師生、佛光山淨業林及其他各單位徒眾近200人。

開幕式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勉勵大眾,透過論文的發表,使大眾思想同一、目標確定,破邪顯正、開發智慧。並從中培養正知、正念與正信,找到依靠。

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介紹評論老師,感謝他們的辛勞,也請老師們依臨濟家風予以指導。

程恭讓表示,修行人一直學習要異中求同,但是寫論文卻要有分別心,所以與學者比起來,修行人寫論文更為辛苦。過程中雖苦,但要從研究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中學會苦中作樂。

第一次參與佛光山徒眾的論文發表會的陳一標非常歡喜有此因緣,他表示,將盡所能給予指導。

此次論文討論的方向以人間佛教的思想精神、實踐層面及星雲大師的思想、實踐與人間佛教的關聯進行深入探究,透過飲食、文化、教育、建築、淨土思想、禪修等角度論述,其中有兩篇論文以英文撰寫。評論老師針對論文的內容主題、邏輯組織、寫作架構及所持論點的相關性、重點訴求做檢討,讓與會大眾獲益良多。

閉幕典禮中,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感謝星雲大師定義人間佛教,並勉勵與會大眾用生命體證,除了理論基礎及實踐的步驟,更要有結果的展現。

永本法師則以小故事鼓勵大眾,走平坦路時,人們容易迷失;但如果在走坎坷路時,因為只想快點完成目標,反而容易成功,所以不論做任何事情只要不怕辛苦、有恆心,必定可以成功。

此次發表會由評論老師評分,分為甲、乙、丙三等;獲得甲等的發表人有慧擇法師、覺具法師、妙寬法師、妙光法師及知悅法師等5人,並有13人獲得乙等成績。

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 153 號
886-7-6561921 #2501-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