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論壇預告】 12月1日人間佛教的淨土觀
現在意涵。覺居法師也是佛光山台中惠中寺的住持,二十年前,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覺居法師全心全意投入賑災的工作,並積極的透過主持寺院舉辦各種文教弘法活動,為人慈悲隨和,此次將以自身的弘法經歷說明如何建設人間淨土。 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模式,「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系列線上課程使大眾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繼續聽經聞法,以正知正見累積正能量,是對抗逆境的最佳心靈藥方。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表示,此系列課程於於youtube及Zoom平台同步播出,期待藉由雲端的平台推動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帶領社會大眾,從學術的視角到修行的實踐,深入淺出的認識佛陀的本懷,今年度已推出九堂課,累計五大洲20多國家,超.....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人間佛教思想第九堂課 9月1日線上播出
七堂課,邀請陳劍鍠教授教授主講這本書的研究成果,顧偉康教授擔任論壇的主持及與談人。 《凝視人間.悲智雙運——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性格與實踐範型》共分十章,從「序說」開始,闡述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性格與建立人間淨土」、「念佛修持方法及其體證」、「四聖諦、四弘誓願與人間性、神聖性的思想動向」、「『同體共生』思想與人類福祉」、「佛光山的管理思想」、「文字般若、文藝創作與禪境修持」、「生命教育的禪法修持與靈性發展」、「人間佛教的布教型態及方法」,在「結論」部分,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人間佛教不只是世俗諦,也是第一義諦。」並說明「證入第一義諦」才是人間佛教的心法與終極目標。 主講及叢書作者陳劍鍠教授,香港大學.....
2015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 上海星雲文教館登場
漢傳佛教改革的啟示;中央民族大學的張倩,則討論人間佛教在佛教現代化進程中的實踐;南開大學的溫光怡,則立足新媒體,探討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傳播;最後,北京大學的林嘯,則試圖挖掘淨土經論中的人間佛教思想,探討人間淨土與傳統淨土的關係。 晚間,滿蓮法師、妙凡法師與程恭讓與在場學者舉行人間佛教論壇。論壇由妙凡法師主持,3位嘉賓分別說明與佛光山的因緣。程教授談到,自幼與佛有緣,受到大師「為兩岸好」和「人人平等」精神的感召,早期參與了佛光山的部分文教工作,自此與佛光山和星雲大師結緣;滿蓮法師說,其實在佛光山出家是一種福報,親屬的去世,讓她不解生命究竟是什麼。從學佛到出家的11年間,滿蓮法師認識到佛教是生命的教.....
芹 618 李淑敏 646 遲 帥 674 張曉藝 700 席姝妮 726 許 娜 752 韋施伊 786 公共性對現代佛教制度建構的影響 —以佛光山為例 化世俗為神聖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探微 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的慈悲思想與實踐研究 《南傳大藏經‧相應部》女性觀與人間佛教女性觀 對比研究 像教精嚴 —人間佛教美術思想及藝文弘法實踐研究 星雲大師審美觀念三題 星雲大師「人生美」析論 「人間佛教」視域下的大足寶頂山石刻藝術研究 星雲大師的多元宗教觀 風險社會視角下佛教信仰共同體的行動機制 —以佛光山人間佛教為例 傳承與開創 —星.....
2021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的淨土觀 講師:佛光山惠中寺住持 覺居法師 西北大學哲學院宗教學教授 王雪梅教授 時間:12月1日(三)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語 海報:JPG版 講義:〈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性特徵〉 網址:YouTube:https://youtu.be/5cwP-bdKJ5M 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s9l3aZBOIe2JW0Ae0JXlvg 講題:人間佛教的菩薩觀 講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 覺培法師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 李利安教授 時間:7月1日(四) 19:30-20:30 CST 台灣時間 語言:中文/國.....
【懷念星雲大師—2023人間佛教學十堂課】 第九堂課 紅塵中建立佛陀志業——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
會責任重大。佛光會會員發心當義工,為人服務,以此當成是自課修行,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以入世手段,實踐出世價值。會員的任務:鼓勵研究佛學、護持文教事業、舉辦社會服務、發展佛教教育、推動國際弘法、建設人間淨土⋯⋯佛光義工從服務中廣結善緣,修福修慧,自度度人,以此來成就圓滿的菩提道果。 翟教授引用學者所說:「星雲大師是佛教的馬丁‧路德、佛教的創意大師、制度建立者。」但星雲大師說:「我並非佛教的改良者,只是將傳統佛教與現代融和,並給予制度化、現代化、國際化。」星雲大師遵循佛陀的本懷,以合理的經濟生活,重視家庭和諧,開創人生的理念,把佛法落實在人間,融入生活,進而開發內心能源的佛法教化,讓佛教普及世.....
2023人間佛教青年學者論壇 學子多元探討人間佛教
可以在哲學角度上作更深入的思考。 第四場論壇由西北大學李心苑老師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夏德美副研究員評議,三位同學發表報告。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宗教學博士生谷龍同學的報告題目為《論星雲大師人間淨土與智者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共鳴》。谷龍同學認為,天臺智者大師與星雲大師皆對中國佛教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他們的思想具有開創性,包容性,對中國佛教思想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兩者的思想皆本源于佛陀源初的生命境域,反映在淨土思想領域,則是“唯心淨土”,是“心淨則國土淨”,這是天臺四土與人間淨土之同體相即。 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李婷宜在題目為《星雲大師演講的表達藝術》的報告中指出,綜觀大師的演講可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