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星雲大師佛光淨土的思想內涵與實現路徑
星雲大師多年來弘法利生,明言「人間佛教旨在建設人間淨土」,顯示「人間淨土」是人間佛教的終極目標。然而,一處世界可分「五蘊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必須三種世間悉皆清淨,才是完整意義上的佛國淨土。人間佛教志在「建設人間淨土」,總歸來說,即是著重淨化娑婆世界一切「心法」與「色法」。因此,星雲大師指出,人間佛教教法包含「生活層面」和「精神層面」,其實分別對應「色法」的「物質/環境」與「心法」的「心靈/思想」,當大眾依佛法行持,逐步淨化娑婆世界一切法,即是人間淨土之成立。
從《勝鬘經》看佛教的社會思想理論
《勝鬘經》,漢譯全稱為《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是印度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核心經典,也是自古以來一直深受中國佛教思想重視和發揚的一部重要大乘經典。
佛教的前途在哪裡
佛教講究行解並重、福慧雙修、動靜一如、悲智雙運的融和德行。但因在弘傳時有地域、風俗、民情、時間等的不同,還有個人修持的法門不一,致有所謂南傳北傳、顯教密教、禪宗淨土等宗派之別,但大家所信奉的佛陀卻只是一個。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將信仰自我設限,而使佛教的僧團分裂。 說到融和尊重,中國佛教不愧為大乘教區,在許多方面可以看到。如:南傳的比丘到大乘的國度來,大乘的佛教界對他們都非常禮遇。反之,大乘佛教的比丘到南傳的國度,所受的待遇卻如一般信徒。以聖印法師為例,他在中國佛教界是相當受尊敬的大德,最近在泰國受小乘比丘之法,大乘的中國佛教界並不介意,反而是南傳比丘來受中國大乘教法,他們不僅不肯認定,而且必定會非常計較。再論密教的活佛、仁波切對顯教的態度也是一樣,他們認為顯教僧信受密教的灌頂為理所當然,但密教的喇嘛皈依顯教則不應該。佛教發展至今,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已不容許各宗各派自高自大,應該融和尊重,才能更成其大。
佛光大藏經·淨土藏
佛光大藏經·淨土藏  Fo Guang Buddhist Canon: Pure Land Canon
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
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  FGS Pure Land Cultural & Educational Foundation
佛國淨土
佛國淨土 Buddha's Light Pureland










